地球科学学院2024级本科学子秦皇岛地质认知实习已经历三天,从准备阶段的技能夯实,到鸡冠山、东部落-潮水峪实习区的野外淬炼,风雨未阻求知热忱,党旗院旗映初心。这场实践不仅是地学知识的“现场课”,更是“三光荣、四特别”精神的传承礼。

7月18日,实习进入准备阶段。带队老师系统讲解了罗盘操作、野外记录规范等基础技能,为正式实习奠定了坚实基础。7月19日至20日,实习队伍分为两个支队,交替赶赴鸡冠山、东部落-潮水峪两大实习区开展实地学习。


在东部落-潮水峪实习区,带队老师们围绕寒武系各组地层特征、岩性组成及地层接触关系与分层标志的识别方法展开细致讲解;而在鸡冠山实习区,教学重点则转向沉积不整合接触关系、砂岩原生沉积构造、断层性质判断依据及地堑的特征与形成机理,讲解始终专业严谨。每日实习结束后,同学们在基地认真完善当天的野外记录簿和学习笔记,老师们则给予耐心详细的指导。



实习中,同学们对地质知识的好奇与热情高涨。带队老师们结合野外实物的生动讲解,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学习主动性——即便20日刚抵达实习区的山顶便突遇大雨,师生们仍冒雨记录岩层产状、讨论地层接触关系,学习热情丝毫未减。





除了专业知识传授,带队老师们还将“大思政”深度融入野外教学:通过讲述老一辈地质学家“背帐篷、啃干粮”翻山找矿的故事、分享野外工作中的趣闻,结合眼前真实的地质现象,让同学们真切体会到“三光荣、四特别”地质精神的深刻内涵。


实习期间,师生们在山顶展开党旗与院旗,鲜艳的旗帜与层叠的地质构造交相辉映。本阶段实习不仅让学生们收获了地质知识,更在风雨与山岩的见证下,将“扎根大地、为国探矿”的地质精神火种深植心中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