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生工作

学生活动

当前位置是: 学院首页 -> 学生工作 -> 学生活动 -> 正文

以声为笔织新韵:地科学子用坚持、热爱与协作谱写舞台荣光

发布时间: 2025-09-24

从春末四月的茫然筹备,到盛夏六月的艺术展演夺冠,再到金秋九月开学典礼的惊艳亮相,地球科学学院的学子们以《达观拓天工、经纬织新韵》为载体,用歌声与汗水将 “三光荣、四特别” 的地质精神刻进了每一段旋律、每一个表演动作里。这段跨越半年的排练旅程,不仅是一场舞台创作,更是地科学子用坚持、热爱与团队协作书写的成长篇章。

四月的风还带着些许微凉,当 “筹备校级艺术展演节目” 的任务落在地球科学学院学子们的肩上时,迷茫成了他们最初的底色。“我们每天都在与岩石、地质打交道,真的可以做出一个‘艺术品’吗?” 院学生会办公室部长刘子正的疑问,道出了团队所有人的心声。没有大型演出组织经验,甚至连基础的演员阵容都难以凑齐,可 “学院荣誉” 四个字像一盏灯,让这群从未涉足舞台领域的地科学子,毅然踏上了这场未知的挑战。

最初的筹备之路,布满了细碎的难题。在老师的号召下,虽然同学积极报名参演,但选择谁来演更合适,成为了摆在刘子正和团队成员面前的第一个问题,“直到人员选择好的那一刻,我们才敢长舒一口气”。可排练一开始,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——同学们课程交错、日程不同,即便把排练时间定在每周一、三、五,每次排队形时到场人数依旧参差不齐。为了保证排练效果,团队只能在人数勉强够用的基础上,一次次删减参演人员,“每一次删减都很无奈,但为了节目能推进,我们别无选择”。

盛夏的热浪里,排练大厅成了最火热的战场。两台孤零零的空调奋力吹着冷气,却挡不住同学们满头的汗水,休息间隙,大家总会扎堆围在空调旁,抓紧每一秒降温。“同学们集合,再来一遍!记住刚刚说的问题!” 工作人员的喊话声、同学们的歌唱声交织在一起,成了夏天最特别的旋律。记不住动作、背不熟歌词、表情不到位、队形不整齐,院学生会文体部部长王托弟回忆起当时的场景,笑着说 “每次排练都像开盲盒,总会冒出新的问题”。但地科学子骨子里的韧劲,让他们从未想过放弃。团队主动与老师、同学沟通,收集大家的意见;老师从节目立意到细节呈现,一遍遍给出指导;同学们互相提醒、彼此鼓励,把一个个难题逐个 “啃” 下来。“没有天赋,那就反复练”,刘子正的这句话,成了团队所有人的信念。

5月22日,是属于他们的第一个高光时刻。当《达观拓天工、经纬织新韵》登上学校“山水又艺程,筑梦新篇章”的舞台,工作人员默契配合,同学们歌声洪亮,演员们演技生动,最终,地球科学学院拿下了第一名的傲人成绩。“那份惊喜来得如梦似幻,感觉所有的汗水都值了”,院学生会宣传部部长王治博至今想起当时的场景,依旧难掩激动。

可荣誉的余温还未散去,新的任务又突然降临:要将节目打磨后搬上新学期开学典礼的舞台。这一次,挑战变得更大——开学典礼对演员身高、体态有硬性要求,之前夺冠的队伍不得不拆散,大量新成员加入;而从接到通知到正式演出的时间却非常短暂。“同学们会配合吗?能按时到场吗?这么短的时间能练好吗?” 无数个疑问在学院师生的脑海里盘旋,但上一次的经验,成了他们最坚实的底气。在老师的支持下,团队快速确定人数、排定队形;新加入的同学们也格外卖力,“大家都明白开学典礼的意义,都想让地科风采继续绽放”。

然而,突然增加的任务——需要在短时间内将校歌《山水魂》加入节目开头,让节目形成 “校歌引魂、情景叙事、勘探之歌收束高潮” 的完整结构。时间紧迫,没人抱怨,所有人都迅速投入到新的排练中。晚上的排练室里,大家反复合练衔接部分,精准卡准每一个节奏,努力让新增的校歌段落不仅不突兀,还能成为情绪的铺垫与升华。院学生会办公室部长张竞艺作为合唱负责人,全程陪着同学们抠细节、顺流程,“每一个深夜的坚守,都是为了在舞台上呈现最好的效果”。

9月15日的开学典礼舞台上,阳光洒落,所有参演学子目光坚定。当庄严的校歌响起,当生动的情景剧展开,当《勘探队员之歌》的旋律点燃全场,“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” 的歌声回荡在校园里时,台下的掌声与欢呼声,成了对他们最好的认可。节目落幕的那一刻,大家相视而笑,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。

从四月到九月,从茫然无措到自信绽放,这群地科学子用五个月的时间,完成了一场关于热爱、协作与成长的修行。他们不仅打造了一个获奖节目,更在一次次排练、一次次磨合中,读懂了“团队”的意义,读懂了“地质精神”的内涵——就像地质勘探者们在野外坚守探索一样,他们在舞台的“战场”上,用坚韧、热忱与默契协作,织就了一曲属于地科学子的动人新韵。

正如院学生会办公室部长张竞艺所说:“达观以拓天工,经纬以织新韵。” 这段舞台旅程,终将成为他们大学生涯中最珍贵的记忆,而那份在排练中磨砺出的热爱与协作力,也将陪伴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,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荣光。